|
冷冶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资深策划,中国纪录片著名编导,中国多项电视奖(政府奖)评委,法国国际电视节评委,英国国际环保电影节评委,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策划人,全国十佳电视工作者。
一部纪录片,不管它属于哪种类型,体现出什么样的风格,纪录的是人还是物,评价其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看观众接不接受,喜不喜欢,认不认可,而观众喜欢与否的标准取决于其心理接受的程度。不管观众面前的作品表达的是深沉的哲理意味还是平淡的生活体验,首先触动其情感和交流愿望的是一种“态度”一种语言或者说是一种“语气”。这种“态度”,和“语气”来自于电视画面,是流动的画面所营造和产生的。观众需要的是与自己坦诚,平等,平实交流的语气和态度,只有唤起了观众的信任和兴趣,那么在此基础上的传达和传递才是有意义的。
冷冶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专家组成员、高级编辑、资深策划,中国纪录片著名编导,中国多项电视奖(政府奖)评委,法国国际电视节评委,英国国际环保电影节评委,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凤凰卫视》中文台节目策划人,全国十佳电视工作者。
主创作品《毛泽东》、《中华之门》、《让历史告诉未来》、《跨世纪的报告》、《活佛转世》、《科学发展之路》等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136集)。30多年来共创作播出纪录片2000多部,出版《纪实艺术论》、《21世纪的电视理念》、《民间影像的革命》等专业书籍23本。作品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电视奖、金鹰奖等国家级奖80多个。另有7部纪录片在国际电影电视节上入围并获得金银奖等奖项。
出版的专业书:
《纪实艺术论》 2009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民间影像的革命》理念 2007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民间影像的革命》创作 2007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民间影像的革命》技术 2007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民间影像的革命》多媒体 2007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冷冶夫解说词集》(一) 2006年 中国戏剧出版社
《冷冶夫解说词集》(二) 2006年 中国戏剧出版社
《冷冶夫解说词集》(三) 2006年 中国戏剧出版社
《实用解说词》(1—3) 2004年 长征出版社
《21世纪的电视传播理念》 2002年 长征出版社
《21世纪的电视制作理念》 2002年 长征出版社
《21世纪的电视经营理念》 2002年 长征出版社
《长路漫漫》 2001年 长征出版社
《电视理论研究》 2000年 人民日报出版社
《共和国第一旗》 2000年 长江文艺出版社
《电视纪实与创作》 1998年 人民日报出版社
《电视纪录片创作》 1998年 人民日报出版社
《电视纪实与电视艺术》 1997年 武警教育出版社
《生命的这一端》 1997年 军事谊文出版社
《写人的觉醒》 1993年 白山出版社
《戎马戍边人》 1992年 大连出版社
《乌苏里江边的日本女人》 1991年 春风文艺出版社
《大人写小人》 1990年 解放军出版社
《时代、潮流、军人》 1989年 白山出版社
《多颜色的人》 1988年 白山出版社
《牧牛人》 1987年 白山出版社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