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冷氏宗亲网

查看: 2705|回复: 0

“小云南”胡忠奎之说

[复制链接]

447

主题

41

回帖

191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13
QQ
发表于 2017-3-19 14: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小云南”出处,不仅在民间众说纷纭,国内史学界也说法不一,长期以来,它成了山东、辽东民间寻根的一大“千古之谜”。
          “小云南” 探源说法不一,国内媒体首度公开报道对“小云南”千古之谜的探源,一年前报道原鞍山市铁西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胡忠奎历经20余年研究所得:“小云南位于今云南、贵州一带,即明代的乌撒卫”之说后,由此引发全国诸多读者广泛关注,经一年来归纳整理浮出水面的“小云南”渊源之说已有七种之多。“小云南系云贵一带”之说引起国家民政部门关注。鞍山市铁西区原史志办主任,68岁的胡忠奎首度出示:他和国内部分史学家及史学爱好者经近一年来调查取证,绘制出的一幅激动人心、波澜壮阔的“小云南”先祖跨越元、明、清三代,由全国各地征讨云贵,军屯驻守,迁移山东,辗转关内的宏大历史画卷。他自言“小云南系云贵一带”之说的众多观点中最为翔实、可靠。 另据了解,胡忠奎的考证已引起国家民政部门的关注。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小云南”是俚称吗? “云贵说”从何而来? 胡忠奎研究“小云南”出处始于1985年。他在修订当地地方志过程中,鞍山境内的八家子、陶官、永乐等街道的许多老者,“十有八九”称祖先来自“小云南”,但都说是老辈人世代口传,“小云南”究竟何处均不明悉。这不禁引起胡忠奎的极大兴趣——还在他孩童时期,祖母曾跟他讲过:“你的祖先是打小云南过来的”。 在一种探索血脉起点及工作责任感的推动下,胡忠奎先后到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和北京图书馆,请教专家并查阅古籍,都没有找到有关“小云南”的资料。他又两下山东蓬莱,但县志办工作人员的答复令人失望:过去和现在,山东省都没有“小云南”这个地名。蓬莱县志办也曾对此做过调查,无果。但许多在蓬莱县街头巷尾的老人也都众口一词地告诉胡忠奎,他们的祖先来自“小云南”。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1988年8月,胡忠奎再赴山东到烟台市史志办,查阅到了1988年版《蓬莱县志》中记载的珍贵史料:“元末明初,山东为元明争夺要地,明将常遇春血洗山东,山东半岛人口被杀戮殆尽,残存土著极微。明朝建立后,开始向半岛大批移民,当地人口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及永乐二年(1404年)两次由小云南的‘乌撒卫’迁入”。此即推动“云贵说”诞生的首例佐证。 胡忠奎又查阅《元史地理志》、《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东北地方史稿》等资料证实,“乌撒卫”为明代地名,在云南、贵州交界一带,即现在的云南镇雄及贵州威宁县境内。胡忠奎认为,正如东北人对“边外”、“关里”的称谓以及有的地区自称“小上海”、“小深圳”一样,“小云南”是云贵边界一带的俚称。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云贵说”随即产生另一个疑团:云南、贵州历史上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地,而自称祖先是“小云南”的东北人却又大都是汉人。胡忠奎出示他和吉林谭雨明、山东张方纲等人共同研究得出的最新史学成果:揭示“小云南”先民,跨越元、明、清三个朝代,由国内各地汇聚云贵,再行迁至山东,最终辗转至东北扎根的“千年万里移民路线图”。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路线图”的绘制取材《蓬莱王氏家谱系》、《蓬莱王氏家谱》、《乌撒考》等民间资料、《威宁县志》、《明史》、《清史稿》等官方史料。山东的张老先生等人甚至多次亲赴云贵实地考察。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1、明朝30万大兵讨元——先民由全国各地至云南:胡忠奎等人认为,“小云南”先祖缘于全国各地军丁加盟的明朝征元三十万大军。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据考证,明初中原已经统一,云贵高原仍被元朝占据,不但屡招不降,而且屠杀使者,朱元璋决计讨伐,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初一,命傅友德为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步兵30万讨伐云南,分遣都督胡海统兵3万,趋乌撒,自将大军趋贵州。十二月二十三日,傅友德自曲靖直捣乌撒,元军暂时退却。傅友德下令在乌撒筑城,建筑材料和工具刚一备好,元军引兵复至,由此展开一场惨烈的“乌撒之战”。历经浴血奋战的傅友德30万大军,进驻云贵高原后在乌撒卫即展开军屯。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据吉林谭雨明考证,从洪武十四年入滇,至永乐初年,来自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等地的明军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长成。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2、明朝战略转移——由云贵迁山东:乌撒卫建成后不久,“小云南”先祖即根据明朝战略转移源源不断向山东迁移。明代初年,倭寇不断侵扰山东沿海地区,为防倭寇侵袭,明洪武中期先后在山东设置卫所,这些卫所需屯兵把守,明朝即从乌撒卫等地调兵。张方纲在“路线图”中仅举乌撒卫调兵至山东鳌山卫一例说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徐辉祖奉命建鳌山卫,率兵调防山东。至此,“小云南”先祖的匆匆步履在山东暂停。他们的再次大规模渡海迁移,还在三百年之后。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3、清代垦荒——由山东至东北:清顺治年间,清政府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汉人到辽东垦荒。此时,在乌撒卫参加过军屯,而后又调防山东各卫所的部分明军后裔,不断随移民潮涌入东北,投旗者为汉军,未投旗者为民籍。 胡忠奎表示:“六百年多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忘记祖宗,世代口传,仍称自己来自‘小云南’。因为很少有文字记载,随时间久远,‘小云南’出处就湮灭成了‘千古之谜’”。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目前,除“云贵说”外,“小云南”出处另有山东之说,山西北部“云中之南”之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之说,山西运城“小运南”之说,云南省“祥云”之说,安徽“凤阳”之说共七种。各地的众多家谱编撰者及史学爱好者积极参与了由报道引发的大讨论,各抒己见。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综论各方观点,“小云南”所在地可能涉及五省七地。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其中,“小云南”在山西的呼声较盛。据史料记载,明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40多年时间,山西向外省进行了多次移民,其中包括向山东移民。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而“小云南”在山西的观点,主要来源于民国《平县志》记载的“云中、云州之南”之说。 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另有“小云南”在云南祥云之说,也被部分史学家视为权威观点。《徐霞客游记》曾提及“小云南驿”之名,经《中国国家地理》考证,徐霞客笔下的“小云南驿”就是云南省祥云县南18里的云南驿。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还有小云南在山东的观点,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但是,上述多种观点以及胡忠奎所持“云贵说”在向云南和贵州以及各地史志部门求证时,均未得到相应证据支持,或没有移民迁出资料,或当地从未有过“小云南”地名之说……小云南的最终“确认”还有待进一步探证。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下面将鞠平原先生的《明清史籍中的“小云南”》一文节录如下: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昨天从家谱网得知,关于“小云南”在何处的问题,一直是东北和山东部分地区广为流传的话题,也是目前网上热烈讨论的问题,学者和网友对其具体位置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网友(甚至包括一些学者)称“小云南”一词,史籍中未见记载,经过爬梳,平原从部分明清史料中找到了一些有关“小云南”的材料,现奉献给大家。 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小云南”一词,出现较早,依平原所见,最起码在《宋史》(卷496)、《文献通考》(卷330)中已提及,只不过此“小云南”指当时的南蛮部落(亦有“大云南”)。因网友所据家谱多是明中叶以后修订的,故而以明清史籍中的“小云南”史料来映证应该恰当一些。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一、明代官修典制史中的“小云南”:《诸司职掌》、正德《明会典》、万历《明会典》是明代官修的三部典制体史书,从某个角度来说,也可谓是明代不同时期的行政法典,其权威性可想而知。修于洪武二十六年的《诸司职掌》(见《续修四库全书》本,不分卷)载明初云南设有“小云南土官”一事。后修的正德《明会典》(《四库全书》本卷九十六)、万历《明会典》(《续修四库全书》本)亦沿用这一记载。显然,在明洪武年间即有“小云南”一词。另外《礼部志稿》(《四库全书》本卷九十一)中,也沿用这一说法。 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二、明人游记中“小云南”:明人杨慎《滇程记》(《四库存目丛书》本)载:“自镇南州普淜驿六亭而达云南县界。所经有桃树坡、金鸡庙、孟获菁、安南坡。坡有巡司。下坡地复坦夷。相传古云南郡治此。士人称为小云南,以别于云南治城云。”明人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四库全书》本)的价值,众所周知,不必赘述。文中多次提到“小云南”一语,其中有指“云南驿”者,如其卷八上云:“……其下皆涸,而川水实由之北注。又西二里,过大水堰塘,堰稍北,复西十里抵西山下为小云南驿宿。”也有指“小云南”地域者,如其卷八上云:“循东山北行五里,即青海子之西南涯也,遂与小云南来之大道遇。……”卷八下云:“……始知南龙大脉,自丽江之西界东走为文笔峰,是为剑川丽江界。抵丽东南邱塘关南转为朝霞洞,是为剑川、鹤庆界。又直南而抵腰龙洞山,是为鹤庆、邓川州界。又南过西山湾,抵西洱海之北,转而东,是为邓川、太和界。抵海东隅,于是正支则遵海而南,为青山、太和、宾川州界。又东南峙为乌龙坝山,为赵州、小云南界。遂东度为九鼎,又南抵于清华洞,又东度而达于水目焉。……” 明人程本立《巽隐集》卷三《云南西行记》(《四库全书》本)载:“姚安西南行百里曰普淜驿。驿西行五十里,为古云南,今称小云南;西南四十里为品甸。今立云南县,县西北行四十里为白厓甸,甸西山有关焉,关西四十里为赵州。” 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三、明清诗词中的“小云南”:明人程本立《巽隠集》卷一有题名为《过小云南》的诗词,其文曰:“眼明百里眺晴川,洗我悲辛一迥然。山气成云无五色,石光如镜有千年。荷戈戍士终怀土,卖剑居民尽力田。自古华夷归混一,今人未必重开边。” 《云南通志》(《四库全书》本)卷二十九载有清代云南督学吴应枚的《滇南杂咏三十首》,其中一首文字为:“到小云南一水通,飘扬血色绮罗丛。莫教担雪街头卖,剩取璚浆染大红。”该诗词文字下,还有一段注释:“云南县,俗名小云南。土产细布,名洱海红,以雪水染色更鲜艳。” 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四、方志中的“小云南”:除了诸多网友所引的山东方志外,笔者另搜了两条,以供参考。《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七十八(《四库全书》本)载:“云南故城 在今云南县南八十里。……《明地理志》:‘云南:唐匡州,地蛮,曰白子国。南诏置云南州。’《滇略》:‘汉元封初,彩云见白崖县,在其南,故曰云南。’《通志》:‘县旧与洱海卫同城,后因县署倾废,移驻行馆。’《滇程记》:‘古云南,郡治土人,称为小云南,以别于治城。’”另外,《云南通志》卷六云(《四库全书》本):“……通计自交水至可渡五小驿共四百里。”其下注曰:“内普鲁吉等五堡,额夫二百二十名。康熙五十九年,西藏用兵,以途系次冲,将夫拨添劎川、观音山、白崖、上关、小云南、普淜、沙桥七堡。……”二书均为清前期修订,说明这一时期依然有“小云南”一说。 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由以上所引,笔者有几点意见: 其一、史籍中不乏“小云南”的记载。笔者仅查阅了部分史籍,即找出了以上诸条资料,若扩大范围,可能会有更多的关于“小云南”的史料出现,说明在资料发掘上目前还做得不够。 其二、明清史籍中的“小云南”就在今天的云南祥云县附近,而不在山东、山西、安徽凤阳等地。这里涉及到对史料的态度和判断问题。判断史料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它的时序性,由上引史料可知,明人确实对“小云南”有过较为详细的描述,早于很多山东方志和家谱的记载,如果我们没有有力的证据和合适的理由来否定他们记载的可靠性,那么就要承认它们的价值...wHC蓬莱海运渔家乐 - 渔家乐,蓬莱渔家乐,蓬莱旅游,蓬莱住宿,蓬莱自驾游
          众多东北、山东人将祖籍追溯到“小云南”,形成了“试问先祖在何处,路人皆指小云南”的奇特景观。地域名称在流传过程中有一定的延续性,如果完全割断今天“小云南”与明清“小云南”之间的联系,就难以说得上是客观的态度。(本网站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中华冷氏网 ( 京ICP备12025503号-8 )   

GMT+8, 2024-11-27 10:46 , Processed in 0.0723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Leng! X3.4

© 2015-2016 Leng.org.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