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历史名人: 冷 至:(生卒年待考),著名周朝秦国大夫。
冷 向:(生卒年待考),著名周朝秦国大臣。
冷 耳:(公元前?~前190年),江苏人。著名西汉下相严侯。
冷 顺:(公元前?~前154年),亦称冷耳子。著名西汉下相严侯,坐谋反,诛。
冷 安:(生卒年待考),冷耳的玄孙,汉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诏复家。
冷 广:(公元前?~前20年),山东人。著名西汉驷望忠侯。
冷何齐:(生卒年待考),冷广之子。著名西汉驷望忠侯。
冷 褒:(生卒年待考),著名西汉郎中令。
冷 丰:(生卒年待考),河南人。著名西汉山东淄川太守。
冷 宏:(生卒年待考),著名东汉尚书侍郎。
冷 徵:(公元?~184年),著名东汉护羌校尉,被杀。
冷寿光:(生卒年待考),著名东汉房中术术士。
冷 苞:(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武将,被杀。
冷 道:(生卒年待考),字安义。著名东晋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权南徐州刺史。
冷元琇:(生卒年待考),著名唐朝画家。
冷朝光:(生卒年待考),浙江人。著名唐朝诗人。
冷朝阳:(生卒年待考),江苏人。著名唐朝诗人,登大历进士第,为薛嵩从事。
冷 臻:(生卒年待考),五代时期人,字元福,号雪崖,江苏丹阳冷姓始祖。著名唐朝大历才子(经殿试被钦点为探花郎)冷朝阳的五世孙。
冷 青:(生卒年待考),河南人。著名宋朝狂民,冒充皇子,诛死。
冷 洙:(生卒年待考),江西人。著名宋朝大臣。宋宣和甲辰(公元1124年)进士,授潭州司户,迁武安军节度掌书记。
冷方会:(公元992~1046年),江西人。著名北宋方会禅师,佛教禅宗杨歧派创始人。
冷世光:(公元1122~1201年),江苏人。著名宋朝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冷世修:(公元1125~1197年)。冷世光之弟;江苏人。著名宋朝知县。
冷廷叟:(生卒年待考),著名北宋大臣。官至光禄卿,多智谋。好酒能诗,与当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为友。
冷应徵:(生卒年待考),江西人。著名宋朝广州知府。
冷鸡朴:(生卒年待考),羌族。著名宋朝羌族酋长,起义造反被杀。
冷起岩:(生卒年待考),著名元朝画家。
冷齐贤:(生卒年待考),著名元朝江西富户,曾赈济饥民。饥民称誉为“冷春山”。
冷世光:(生卒年待考),字宾王;江苏常熟人。著名南宋大臣。 宋绍兴年间进士,曾经担任过宁国、龙游等县知县。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朱熹很赏识冷世光,经常委他以重任。后来做过监察御史、中侍御史。 冷世光为官清廉正,为了正义,不惜得罪高官重权,当时的人称之为“冷面御史”。 著有《奏议弹章》、《东堂类稿》等书。
冷 曦:(生卒年待考),字景炀;新易人。著名明朝大臣。 明朝洪武年间御史。刚直不阿,弹劾了一些有权势的高官,震动了当时的朝廷上下。人称“冷铁面”。
冷 谦:(生卒年待考),字启敬,或曰起敬,道号龙阳子;钱塘武林人(今浙江杭州,一说浙江嘉兴,一说湖南常德)。著名明朝医学家。 尝官至太常协律郎、效庙乐章等职。于养生术颇有研究,提出六字延年诀,即“嘘、泗、呵、吹、呼、嘻”,于调摄、养生、四季起居、自我按摩等方面,均有独到见解,所著《修龄要旨》,后辑入《颐身集》。 冷谦为明初道士,行藏不详,现存记载仅见其从事音乐、绘画之事。《明史·乐志》载,吴元年(公元1364年),明太“置太常司,其属有协律郎等官。元末有冷谦者,知音,善鼓瑟,以黄冠隐吴山(今浙江杭州)。召为协律郎,令协乐章声谱,俾乐生习之……乃考正四庙雅乐,命谦较定音律及编钟、编罄等器,遂定乐舞之制”。是明朝郊庙乐章的奠基者。曾著《太古遗音》琴谱一卷,宋濂为之作序,书已佚;又著《琴声十六法》,今存。是明初很有影响的音乐家。 许多中国绘画史籍又记其为元、明大画家,且加以仙化。 其中以明末清初人姜绍书所撰之《无声诗史》记载最详,其卷一谓:“仙人冷谦,字起敬,武陵人,道号龙阳子。洪武初以善音律仕为太常协律郎,盖百余龄矣……元中统(公元1260~1263年)初,与邢台刘秉忠从沙门海云游,书无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皇极)经世》,天文、地理、律历、众技皆能通之。至元间,秉忠入拜太保,参中书事,君乃弃释业儒,游于霅川(今浙江吴兴县南),与赵子昂(孟瞓)游四明卫王府,睹唐李将军画,忽发胸臆效之,不月余,山水、人物,悉臻其妙……由此以丹青名于时。隶淮阳,遇异人,授中黄大丹,出示平叔(张伯端)《悟真》之旨,悟之如己作。 至明百数十岁,绿鬓童颜,如方壮时。所画《蓬莱仙弈图》,尤为神物,图后有张三丰题识,二仙之迹,可称联璧。先生于永乐中有画鹤之诬,隐壁仙去。”清人徐沁《明画录·冷谦传》中称:“世传其化鹤入瓶,事甚诡异。”可见在明清时,人们对冷谦之绘事已有许多神异传说。所传张三丰对冷谦《蓬莱仙弈图》之题识,收入《道藏辑要》的清道士李西月重编之《张三丰真人全集》中有抄录,从中可以看出,时人对此题识已提出质疑。 明清间传冷谦神异事甚多。《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巳疟编》记载:冷谦曾“遇异人传异术。有友人贫,不能自存,求济于谦。谦曰:‘吾指汝一所往焉,慎勿多取。’乃于壁间画一门,一鹤守之。令其人敲门,门忽自开,入其室,金宝充牣,盖朝廷内帑也。其人恣取以出”。后被查出,官差逮冷谦,谦隐身入瓶中。逮者“以瓶至御前,上问之,辄于瓶中应如响。上曰:‘汝出,朕不杀汝。’谦对:‘臣有罪不敢出。’上怒,击其瓶碎之,片片皆应,终不知所在。”云云。洪武初年的时候,因为擅长于音律而被任命为太常协律郎。元朝末年的时候他以近百岁,在看过李将军作画后很感兴趣,于是学画。永乐年间出去远游,后来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附_冷谦养生十六字诀: 冷潜逾百岁身犹健,颜如童孩,高寿一百五十多岁。他倡导的养生健身法简单而实用。其中“长生十六字诀”简明易学,学者多受益,至今被养生家所重视。 “长生十六字诀”,即“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作者称其为“至简至易之妙诀也。”此十六字诀是水火相济养生法。其养生理论是中医学上的肾命水火说。“一吸便提(即提肛门),气气归脐”,就是用 提肛导引之法,来补肾命火;“一提便咽”(即吞咽津液),以滋肾水,这样,肾命“水火相见”,如此导引补水配火,调补肾之阴阳,水火相济,使身体保持平衡状态。 现代医学认为,“长生十六字诀”是一种“提肛”和“吞咽津液”相结合的健身法。采用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防治肛肠和泌尿系统生理性老化和疾病预防;另一方面唾液中含有一种唾液腺激素,能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可延缓内脏器官功能的生理性衰退。“提肛”和“咽津液”巧妙配合,有利于强身长寿。 “长生十六字诀”具体做法较为简单,略得空闲,行坐卧姿势均可。先平心静气,轻轻吐气三口,意一到处,便可行之。口中先须漱津三五次,舌搅上下腭,仍以舌抵上腭,满口津生,连津咽下,汩然有声。随于鼻中,吸清气一口,以意会及心目寂地,直送到腹部脐下一寸三分丹田元梅中,略存一存,谓之一吸。随用下部,轻轻如忍便状(即提肛)以意力提使归脐,连及夹脊双关肾门一路提起,直至后顶至枕关,透入泥丸顶内(即脑海),其升而上之, 亦不觉气之上出,谓之一呼,一呼一吸谓之一息……久久行之,祛病延年。
冷向春:(生卒年待考),四川人。著名明朝御使。
冷宗元:(生卒年待考),四川人。著名明朝知府。
冷孟章:(生卒年待考),四川人。著名明朝知州。
冷节坚:(生卒年待考),四川人。著名明朝知州。
冷 珂:(生卒年待考),湖北人。著名明朝布政使。
冷 麟:(生卒年待考),山东人。著名明朝宁波知县。
冷起元:(生卒年待考),山东人。著名明朝安徽来安县知县。
冷阳春:(生卒年待考),贵州人。著名明朝云南晋宁知州,抵抗起义军死之。
冷孟銋:(公元?~1658年),著名南明兵部左侍郎、安顺巡抚,抗清兵败而死。
冷允登:(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末清初总兵、都督。
冷士嵋:(公元1628~1710年),字又湄,号秋江;江苏人。著名清朝隐士。明末清初诸生。兄曦明末殉难,遂绝意仕进。以图书诗史自娱,终身不入城市。
冷 枚:(生卒年待考),字吉臣,号金门画史;山东胶州人。著名清朝画家。 内廷供奉。焦秉真的弟子。画人物仕女《胶州志》卷三十载:“工丹青,妙设色,画人物尤为一时冠”。 亦能画楼台殿宇界画和山水。所画人物工丽妍雅,笔墨洁净,色彩韶秀,其画法兼工带写,点缀屋宇器皿,笔极精细,亦生动有致。 曾画有《东阁观梅图》、《桐阴刺绣图》、《罗汉册》,有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之妙。《避暑山庄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冷计春:(生卒年待考),著名清朝浙江水师提督。
冷 枚:(生卒年待考),山东人。著名清朝画家。
冷 铨:(生卒年待考),冷枚之子;山东人。著名清朝画家。
冷 鉴:(生卒年待考),冷枚之子;山东人。著名清朝画家。
冷文炜:(生卒年待考),山东人。著名清朝知县、青海西宁知府,书法家。
冷景嵋:(生卒年待考),四川人。著名清朝福建龙岩知县。
冷宗暹:(生卒年待考),湖北人。著名清朝知县。
冷 崇:(生卒年待考),湖北人。著名清朝知县。
冷 蔚:(生卒年待考),著名清朝知县。
冷缙和:(生卒年待考),著名清朝知县。
冷春春:(生卒年待考),著名清朝知县。
冷晏照:(生卒年待考),著名清朝知县。
冷岐晖:(生卒年待考),上海人。著名清朝雍正年间台湾知县。
冷震金:(生卒年待考),江苏人。清朝乾隆年间台湾诸罗(嘉义)知县。
冷宗星:(生卒年待考),湖广人。清朝四川德阳知县。
冷宗鼐:(生卒年待考),藏族。著名清朝西藏封建领主。
冷煜瀛:(生卒年待考),著名清朝江西都昌训导,洪秀全破县,死之。
冷纯溪:(生卒年待考),著名清朝光绪末年镇江商人,“西亭脆饼”创始人。
冷玉娟:(公元1662~?年待考),女。著名清朝诗人。
冷泮林:(公元1717~1783年),字若万,号嵎谷;山东人。
下一篇:冷氏历史名人(二)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中华冷氏网 ( 京ICP备12025503号-8 ) GMT+8, 2024-11-23 15:30 , Processed in 0.02185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Leng! X3.4 © 2015-2016 Leng.or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