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我的乡村学习网

查看: 3081|回复: 1

胶东冷氏始祖考

[复制链接]

2

主题

1

回帖

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
发表于 2018-3-1 15: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平度冷氏 于 2018-3-5 10:29 编辑

      平度、胶州、高密三地冷氏族谱关于冷氏始祖的由来,说法各异,无有定论。
      长支平度修谱最晚,只知兄弟三人由青(益都)迁来(由传说知),而不知始祖为何人。到嘉庆二十年(1815年),才从高密伯鹤公处知道平度始祖讳忠,为长;高密始祖讳恕,为仲;胶州始祖为季,讳超岩(为皇帝所赐,故名号有异),所以平谱认忠为始祖,“按世次推当南宋时”。
次支高密修谱以恕公为始祖。到伯鹤公道光十八年(1838年)第三次修谱时,为了与平度、胶州统一世次,在恕公前加了六世,虽然在旧跋中说“故超岩祖为三支始祖则可,以超岩祖为三支发莱之人则不可”,但在家谱正文中,仍记为一至六世失传,并未将超岩公列为一世始祖。同治八年其儿子殿馚公修谱(即现存版本)亦然,只是谱中另外有一插页,插页以超岩公为始祖,一至六世齐全,现对照胶谱,证实是后来从同治版胶谱抄过来的。
三支胶州先后四次修谱,均以冷超岩为由青(益都)迁胶之人,也即胶东冷氏始祖。但仔细研究四次修谱的关系,却可以看出其中大有不同。从现存两个版本的胶谱来分析,嘉庆十五年版只记载了冷枚公和冷义公两次修谱的序言,且对始祖的记叙内容一致,两个序言均未提及梦魁公的第一次修谱。这说明枚公修谱时,天启版首修族谱已失传,这与平度一敬公赴胶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即“其本来族谱,遭壬午兵火之变,尽失其籍”。所以枚公二次修谱应是重修,一世为超岩公,二至十世缺失。义公三次修谱是在此基础上的续修。而同治八年第四次修谱,有了三点变化,一是首次出现了梦魁公首修族谱(天启版)的序言;二是族谱正文二至十世俱全,首现“六世单传”;三是在抄录枚公和义公的序言时,做了改动。这说明第四次修谱时,又找到了天启版首修族谱,并完全采纳照搬了该版本。对枚公和义公序言的改动,也是为了对应天启版的内容。改动主要有两点,一是将原序言的“元至正间超岩公徙居胶邑”,改为“元至正五年”,明确了东迁的具体时间,但不知是何依据。二是将原序的“延及孝廉焕然公已阅十一世矣”改为“延及孝廉梦魁公已阅十三世矣”。虽只是一个人名的改变,却含义不同。原序的意思是枚公修谱时,二至十世失传,修谱从十一世焕然公开始。而改动后则表示,始祖迁胶后,到梦魁公修族谱时已阅十三世矣,而没有二至十世失传之意,完全改变了枚公原序言的含义。
        以上是平、高、胶三支族谱对始祖的记述,由于三地初始修谱都较晚,缺失史料,修谱主要靠逐户走访,近世靠抄录老主,远世只能靠查找志书记载,查知几个名人的名讳,而又不知世次。谱中所记,大多来自口头传说,难免出现偏差,既有误传,也有误识(认识和理解的偏差)。经对三地族谱的对照研究,并尽可能地查阅有关史料,现就胶东冷氏始祖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供族人参考,也愿与有兴趣研究的族人讨论。
一、关于胶东冷氏名人冷起岩
    研究胶东冷氏始祖,就必须弄清冷起岩的情况。
    冷起岩,元代画家。在史籍资料中称冷起岩,在家谱和《胶州志》中称冷超岩,《冷氏显名纪略》中称“原讳超岩”。高密十九世伯鹤公曾说“超岩”之名为元帝所赐(见平谱卷乾一冷光炜《始祖名次序》)。元末《秘书监志》记为“冷说,【字起?,……】”。古籍缺失一字,当为岩字。
(一)关于起岩公的历史记载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家谱记载。胶谱嘉庆十五年版正文中记述:“始祖,自元时至胶,贯益都”,“超岩,性聪敏,多技能,图画精妙,而写神尤逼真。至正间尝写顺帝容,称旨,赐绛衣,擢秘书监,号一手先生。且性至孝,友人雅重之”。胶谱同治八年版,记述基本相同,只是最后加了一句“载州誌,原载登郡誌”。而光绪元年版的《冷氏显名纪略》则说:“初公系登州人,元时徙居胶东。”其他记叙与家谱同。
二是地方志记载。现存清代康熙、乾隆、道光三个版本的《胶州志》对冷起岩的记述与家谱的记述是相同的。(实际上家谱上的记叙很可能就是来源于《胶州志》),只是道光版的《胶州志》在开首多了一句“旧志登州人,元时徙居胶”。奇怪的是,康、乾两个版本的《胶州志》均无对冷起岩籍贯的记载。而新编《胶州市志》则明确记载“籍贯:胶州;职官事迹:官秘书监,擅书画,尤工人物,曾为元顺帝写真容”。
三是史书记载。《中国画学全史》、《画史会要》、《图书宝鉴》等绘画史传类著作,对冷起岩均有记载,但大多比较简单,只是在民间肖像画家中提到名字而已。而成书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的《图书宝鉴》,是画家传记类著作,记述较细,在卷五中记有“冷起碞,居京师,工传神,至正间尝写御容,称旨。”(古碞与岩同)。
(二)起岩公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地位
起岩公,是元代后期的民间肖像画画家。元代是蒙古族统治,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北方汉人是三等人,文人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底下,多不得志。伯鹤公在族谱序言(附于胶谱嘉庆十五年版)中说:“超岩祖,盖画士也,寓京,开茶铺……”。这一说法应当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寓京”,是欲谋求功名前途也,开茶铺是为谋生也。幸运的是,因召画御容,称旨,而受封,即擢秘书监,从而在元末也步入仕途。
(三)起岩公的召画御容
元顺帝在位时,随着蒙古族统治地位的衰微,社会动荡不安,宫廷的绘画活动进入衰弱期(1333-1368年),再加上元顺帝对书法的喜好和热情大于绘画,当时宫中已几无著名画家供职,更没有形成宫廷绘画活动中心,宫廷有所需时,才临时征召画家进宫。起岩公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才能有幸被召画御容,称旨而受封。当时起岩公应当已“寓京”多时,在社会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四)起岩公的官职
“擢秘书监”,单从字面上理解,擢即提拔,“擢秘书监”就是提拔为秘书监,其实不然,这是长期以来的一个误解。“秘书监”既是官署名(专掌国家藏书与编校工作的机构),又是官职名,即秘书监的长官,一把手,元初是从三品,到大德九年(1305年),升为正三品。作为一个民间画士,因给皇上画一次像就一下子提拔成三品大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元初至元十六年(1279年),宫廷大画家刘贯道曾为裕宗写御容,称旨,也只是“补御衣局使”,从六品,主管皇室的服装设计、采购、制作与管理。更重要的是,到至大四年(1311年),已将官职名“秘书监”改为“秘书卿”,从此后,再无“秘书监”这个官名了。所以起岩公的擢秘书监,就不能理解成提拔为秘书监,而应理解为提拔到秘书监,也就是在秘书监为起岩公安排了一个工作而已。由元末在秘书监工作的王士点和商企翁同撰的《秘书监志》,是记录和反映当时秘书监工作的志书,内容丰富详实,元初立监以来秘书监的建置、沿革、典章、故事,无不倶载,特别是后面罗列的职官题名,纤悉详实。编查在秘书监任过职的大小官吏和差役,只有一个姓冷的,在卷十秘书郎的任职名单中,有“冷说,[字起?,胶东人,特奉]”。由于起岩公被提拔到秘书监任职,而唯一一个冷姓官员又名“说”,字“起?”,如果古籍中缺少的这个字是个岩字,就对上号了(古人很多人以字传世,而名反不为人知,伯鹤公用的就是字,而不是名,其名曰青田),再加上又是胶东人,时间也对(至正年间),所以说起岩公和冷说应是同一个人。这样“特奉”二字就可以理解成奉旨任命的了。秘书郎是正七品官,专管图书收藏及抄写事务。
(五)起岩公的任职时间
虽然《秘书监志》中并未记载起岩公的任职时间,而只有“特奉”二字,但从至元十四年设置秘书郎开始,到至正二十四年十二月,八十八年时间,共有七十一人在秘书监任秘书郎,都是按时间先后排序的,起岩公是第六十三位,其前面是至正二十年三月就职的王敬礼,其后两位也无任职时间,再后就是至正二十三年九月就职的朱渠,所以起岩公的就职时间就应在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前后,而且任职时间很短。因秘书郎编制是二人,从起岩公就职到至正二十四年十二月,只三四年时间就更换了七八人,更替是很快的。起岩公因画御容而擢秘书监,所以起岩公的就职时间,就是为元顺帝画完御容的时间。这与史书、州志及家谱的记述的至正年间是一致的,只不过《秘书监志》提供了更具体的时间罢了。至于伯鹤公将为顺帝画御容的时间人为地定在元统初(1333-1335年),并无依据,而是自己主观认为“修陵画影皆初时事,非临终时事也,故易之”,即故意改之,是不妥的。
(六)起岩公出生时间的大体推算
既然起岩公是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前后为顺帝画像的,那么我们估算他当时的年龄,就可以大体推算出起岩公的出生年代了。多种绘画史传类历史著作中,都记述起岩公“居京师”,而没有记述他的籍贯,说明他已在京都居住时间较长。同时,作为一个民间画士在京谋生,能被召画御容,一定是有了一定的社会知名度,这也需要时间的积累,以此推断,其年龄不会太小。但其年龄也不会很大,之所以说不会很大,是因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在元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在京谋生不易,求取功名更难。至正十七年二月,农民起义的红巾军已攻陷胶州,至正十九年胶州蝗灾,大饥,人相食。这时如果已进入老年,仍未功成名就,混出个名堂来,一般就得离京回乡了。所以不走,就是人还未老,还抱有希望,还有奔头。终于等来召画御容的机会,此时,应该不会超过五十岁。以此推算,起岩公的出生应该在1310年之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

回帖

3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3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09: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平度冷氏 于 2018-3-5 10:31 编辑

二、冷起岩不可能是胶东冷氏始祖
     由于冷起岩的生活年代是确定的,是元末明初,所以从时间推算,他就不可能是胶东冷氏始祖。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繁衍一代人所需的时间,这是判断问题的尺子。孔府档案是历史最长、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私家档案,孔氏家谱是延续时间最长、谱系最完整的家谱。孔氏两千多年的谱系记录,对于我们推断繁衍一代人所需的时间是极其具有参考价值的。孔氏最近一次修谱历时十年,于2009年成书,从1999年到2006年底共征集了孔子后裔信息登记表120多万份。据统计,当时国内在世的孔氏族人中,辈分最高的为六十七代“毓”字辈,最低的为八十三代“念”字辈。下面我们从三个角度分别推算繁衍一代人所需的时间。
一是按孔子嫡传长孙计算。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长孙孔垂长,出生于1975年,是孔子第七十九代嫡孙,以此计算繁衍一代人需要(551+1975)÷78≈32.4年。
二是按在世辈分最高的人(繁衍最慢)计算。假设修谱登记时,辈分最高的“毓”字辈在世老人按九十岁高龄计算,应为1910年左右出生,以此计算繁衍一代人需时(551+1910)÷66≈37.3年。
三是按辈分最低的人(繁衍最快)计算。修谱登记时辈分最低的为辽宁省一“念”字辈小女孩,当时十余岁,应为1985年以后出生,以此计算繁衍一代人需时(551+1985)÷82≈30.9年。
     由此看来,不管怎样算,繁衍一代人都要三十年以上。所以古人有关“一世三十年”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这从“世”和“卅”的写法上(见文末附注)也可以看出,世,从卅而曳长之,本身就含有一世三十年之义。再从胶东很多明初移民来的各姓家族来看,查其家谱,基本都传承繁衍了二十世或不到,符合一世三十年的规律。以即墨江氏为例,其一世始祖江荣元末由临淄迁即墨,至今六百多年,也只繁衍了二十世左右。之所以以即墨江氏为例,是因为即墨江氏族谱创修早,续修次数多,谱系完整,世次清楚,真实性高。即墨江氏第六世开始首修,时间短,传世人少(一至五世分别只有一、二、三、十和二十人),以后又先后六次续修。而起岩公与即墨江氏一世祖江荣同为元代人,出生年份差不多,江氏至今繁衍了二十代左右,而我冷氏又怎么可能繁衍二十六、七世呢(我冷氏已有三十一世出生)?如按现世次推算,我冷氏一世祖应生活在八百多年前,即平谱所说的“按世次当在南宋时”。
胶东冷氏三支修谱最早的是胶州,十三世梦魁公首修,其在序言中提出了“我冷氏自益都迁胶,六世单传,至七世生兄弟三人,长支適平度,次支徙高密,唯三支仍居胶邑,至八世而生我孝廉鼐祖,始列科名。”且不说六世单传是否可信,但就时间推算,鼐公就不可能是起岩公的八世孙。鼐公是明宣德丙午科举人,即1426年中举,其时离起岩公为顺帝画像也不过六十多年。推算其出生年代应在1400年左右,与起岩公也就相差八十多岁,这怎么可能相差七代人呢?而且是六世单传之后的直系第八代,是绝无可能的。但从鼐公出生到现在,六百多年传不到二十代,就又完全符合一世三十年的规律了。那么差错就应出在鼐公之前。试想鼐公到梦魁公相差不过五代,自然不应出错,而在之前,如果祖中没有专门记载就很难说了。这也就很好理解,二支高密首修祖谱以恕公为始祖,重新排世,实际是八世旭升公开始修谱,准确性应较高。而十六世冷枚公重修祖谱十世之前失传就不奇怪了。
既然起岩公不可能是一世始祖,而胶州四次修谱都将其列为一世始祖,究其原因,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是主观的希望。伯鹤公说“古人所谓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以超岩祖为三支始祖则可,以超岩祖为由青发莱之人则不可”。起岩公的出名,其实就是为元顺帝画了像,而封了官,其官职也只是七品秘书郎,而且任职时间很短,并没有因此而发迹,只是后人误解,认为其当了大官。再就起岩公在元代画坛的地位来说,他只是元代有史籍记载的四百二十余名画家之一,而非元代的代表画家,细分之下,是较有名的民间肖像画画家之一,也不是最有名的,也没有名画传世(2014年秋在上海曾流拍过一幅款识为冷起岩的寿星图)。其名气和历史上的地位,比冷枚公差的多。所以全国冷氏祠堂通用联“兄弟双进士,明清两画家”,指的是冷谦和冷枚,而非冷起岩和冷枚。我做上述分析,绝不是贬低起岩公,而只是想还历史的真相,不要让错误再流传。实际上,始祖,一般都是始迁之祖,后人以他为一世祖,进行排世,代代相传,没有家谱或不看家谱也知道自己是几世。后人再迁移,或者延续原来的排世,或者以迁出之人为始祖再重新排世,而不会因为出了一个名人而改变排世的。原来平、高、胶三支排世不一,究其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长支和三支都沿用了原来的排世,而二支迁高密后以恕公为始祖重新排世造成的。明清以来,我冷氏从平、高、胶三地迁出到各地的众多族人,既有沿用原排世的,也有重新排世的(如日照冷氏就是由胶州迁出后重新排世的)。
关于起岩公,不管是否是由益都迁胶之人(还有一种说法是由登州迁胶),他都不可能是一世始祖。州志记载,元延祐年间(公元1314-1320年),改建圣庙,耆宿冷祯资助多金,这说明起岩公尚在幼年时,冷祯已六十多岁了。在元代任南顿县尹的冷瑛,也不大可能是起岩公之子,也可能比起岩公年长。总之,在起岩公之前,已有冷氏先人在胶州定居。
结论:起岩公绝不是胶东冷氏始祖,胶东冷氏一世始祖当往前推至金代。至于胶东冷氏的由来,何人何时由何地迁来,传说不一,没有历史依据,尚无定论,有待考证。不知始祖是谁,只能采取长支十九世冷一敬首修族谱时的态度,“书为始祖冷公府君神位”,敬之,拜之。万万不可差了先人辈分,拜错了祖宗,这是对先人的大不敬。
                     
胶东冷氏第二十六代孙 启厚
                             二零一八年元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中华冷氏网 ( 京ICP备12025503号-8 )   

GMT+8, 2024-3-29 19:09 , Processed in 0.07279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Leng! X3.4

© 2015-2016 Leng.org.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