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学习网

查看: 2917|回复: 0

冷孤揆

[复制链接]

771

主题

40

回帖

7344

积分

冷氏族人

积分
7344
发表于 2015-11-12 12: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冷远山(lenguohui1975@qq.com) 2015/11/11 5:23:20

左等右盼开瑜家亲网群讨论组与众亲研究家族历史考证家族世系传承,亲可能公务繁忙,今将本月私发、手机群发,几段家族家谱家事列上,仅族人参考指正。

冷氏(读书郎)
《宗谱原序》
……今录,其可考者,住籍:“江西九江府德安县”,孤揆公始及宋灭元兴,不数传,而红巾军攘湖广、益州等郡。我们再来寻找家族历史人物,孤揆公记载“典太师,协律郎,懂音乐,画家,负琴行乐,遗有图绘”。负琴行乐:或为抚琴或抱琴;遗有图绘:今网络有拍卖家族先辈遗画,找一找史记《明史》,输入“典太师”我们会发现,我们家族的先辈人物是谁。千古名联诗词赏析《题燕肃山水卷》,对照对比人事时间,全国搜集关于人物的典故传承及世系传,及与地方方誌的记载“典太师”。我们要做个有理想,喜欢与有知识讲理论道理的朋友来往……

……“今录其可考者住籍江西九江府德安县孤揆公始及宋灭元兴不数传而红巾军攘湖广益州等郡。” 这一句究竟要如何断句才吻合历史,才是真正的先辈传承序。

……“今录,其可考者,住籍:“江西九江府德安县”,孤揆公始及宋灭元兴,不数传,而红巾军攘湖广、益州等郡。” 不才远山试断句一二。关注以下断句:住籍的描写,应是连贯,也就是说住籍“九江府德安县”是为正确,而不是描写住籍时,连先辈俱同住籍内断句“住籍九江府,德安县孤揆公始及…”???

今族人提供“中华冷氏祠堂落户”视频,有此一断句,是否正确?孤揆公仅是住籍那里,并非出生那里,究竟是安陆人,或另源于何处,迁居移居或隐居,传承上有没误记或漏记,还需对照综合各现有资料对比研究考证,当地历史有没有如此权高位重人物。

根据我的判断,四川家谱记载孤揆公安陆人,或为湖北德安府,德安府里有个安陆县与云梦县。先辈不可能由江西的德安,再迁湖北德安府的安陆,也不太可能由安陆本身德安府再迁江西德安?或为先辈曾经过境此。
江西与湖北均有德安,湖北德安府有安陆县,由起初那个德安,在传承记载上,会否产生了两德误会。其实,关于安陆,也是到最近我查资料府县誌,才了解湖北德安府与安陆,湖北德安府至到民国有800余年历史,就连湖北冷亚然家亲,到如今才知道自己身边有个德安府安陆。先辈安陆人,由安陆本身德安府迁江西德安再迁四川?这样一个可能是否符合逻辑?或为先辈曾过境。
根据你们家谱资料,这个迁移的路线,应是从江西迁湖北的德安府安陆,再迁入四川。高安是第一站外迁,有可能就是你们说的由奉新第二站迁出江西省,先到湖北安陆,安陆也就是早前的湖北德安府,安陆+德安是相连在一起的地方,由湖北的德安府再集中到麻城外迁入蜀。不太可能由江西迁湖北安陆,又再由安陆的德安府迁江西德安,再由江西德安迁湖北孝感、麻城再远迁四川入蜀。远山个人初步分析。
并且查湖北《德安府誌》,安陆、云梦冷姓名人也不少,都有截图发宗亲群上,
       远山个人初步分析。

千古名联诗词赏析:《题燕肃山水卷》

依稀庐岳高僧舍,
仿佛商山隐士家。
我亦抱琴来谷口,
白云深处拾松花。
—冷谦

冷谦,字启敬,钱塘人湖南常德人均有误?(江西高安人)。明初琴人、道士。《明史·列传》记载:“是年置太常司,其属有协律郎等官。元末有冷谦者,知音,善鼓瑟,以黄冠隐吴山。召为协律郎,令协乐章声谱,俾乐生习之。取石灵璧以制磬,采桐梓湖州以制琴瑟。
乃考正四庙雅乐,命谦较定音律及编钟、编磬等器,遂定乐舞之制。乐生仍用道童,舞生改用军民俊秀子弟。又置教坊司,掌宴会大乐。设大使、副使、和声郎,左右韶乐,左右司乐,皆以乐工为之。后改和声郎为奉銮。”①《大雅歌为冷啟敬先生(先生名谦元至正十五年作)》全诗围绕冷先生鼓大雅的情景,进而写世态多变,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十载风尘暗关塞,满城戎马苦乱离”(《大雅歌为冷啟敬先生(先生名谦元至正十五年作)》)哀叹天下苍生生活在水生火热中,时局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现实让他心中翻腾起忧思。“吴山深处一茅宇,五弦独对天门挥。天门荡荡隔沧海,海上干戈故相待。片帆欲发空归来,只有宫商袖中在。两鬓萧萧意惘然,又将归住吴山巅。人生万事多龃龉,几时得似羲皇前。”(《大雅歌为冷啟敬先生(先生名谦元至正十五年作)》)唯有借助琴声排遣心中郁闷,天门荡荡,阔大雄浑却渗透着诗人不平静的心情。一心想捐躯付国,可如今也只能满腹茫然,独居吴山。报国无门而又壮心不已的无奈,只好伴着琴声挥洒四方。
资料来源:① 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67 14

手机群发信息:
《宗谱原序》……“今录,其可考者,住籍:江西九江府德安县,孤揆公始及宋灭元兴,不数传,而红巾军攘湖广、益州等郡。” 孤揆公仅是住籍那里,并非出生那里,况且多以记载孤揆公是安陆人,是否来自湖北省德安府下属的安陆县,还需研究。我们再来寻找历史人物,孤揆公是一个“典太师,协律郎,懂音乐,画家,遗有图绘”,找一找史记《明史》,输入“典太师”会发现我们家族的先辈人物是谁!再全国搜集关于人物的典故传承及世系传,及与地方方誌的记载“典太师”。“目前川渝滇个别对孤揆公草率结论支脉系,是没有任何深入研究考据,给后世来孙留下更多遗憾。”现将各地收集对孤揆公平生事迹记载如右:“典太师,协律郎,负琴行乐,遗有图绘,孤揆乐道,帝主面称雄,名儒”等,实则家族只此有一人,有望众家亲慎重研究考证其事。

各位家亲!今于国庆湖北恩施木栗园族人探亲,以下资料来源木栗园族人老谱提供,老谱珍藏于世至今176年,先辈冷群妹公后人由瑞州府高安县带入湖北恩施。

高安梅溪侯封(谟公)植下玄孙五世祖四兄弟老谱记载:
冷江、学名来元,字乾初,孟文公长子。
冷湖、学名来魁,字名登,孟文公二子。
冷溪、学名来惠,字仁聲,孟文公三子。
冷海、宦名来翰,字纳川,孟文公幼子。
宋纪时均出生筠州梅溪侯封(今江西高安),因辽金混武‘金乱’兄弟避兵星散。

不说元宋唐那么早的历史,如果进入明清朝时能够做到“御史正三品”,史记或方记是不会遗漏不载的。  我要说的就是,往往一个家族名人,在不同的各个地区地方,各种记载写法流传出来至今起码有好几个,实则就是同一个先辈人物。如各地谱书记载人物真实这么多,能够得到史誌方誌等证实落实,当然是好事,氏族之林,恐怕中国的历史上要翻上数倍的名人官宦,这是历史的一个空白,空白没有的,硬要有,所以就乱,乱得你永远理不出头绪。。

比如说,能够做到宰相之职位,而没有史誌方誌的佐证,远山只能说是社会学者与历史学者们都白读了书。

孤揆公之八代冷谦,廷叟公之八代冷筠阳,都是出自川渝家谱资料。根据收集整理,孤揆公与廷叟公是父子关系,冷谦与冷筠阳是父子关系,也都出自川渝家谱资料,甚至有的家谱已经珍藏也有150余年。

至于冷玉光,字宾王,宋监察御史,根据与冷开瑜家亲携带谱书资料研究,冷玉光即冷世光字宾王,宋史与方誌府誌均有记载冷世光。如果从脉路衔接连贯性上来判断,冷玉光御史成立的话,极有可能就是冷面御史冷豸(义懋公),川渝家谱有不少记载冷豸御史。根据分析,冷世光江苏常州人,宋监察御史,人称侍御史,宋冷世光至今脉路得不到考证。


冷孤揆:北宋典太师,懂音乐画家,负琴行乐,遗有图绘,孤揆乐道,帝主面称雄,名儒等 冷廷叟:北宋光禄寺正卿,与孤揆公父子关系 冷玉光:南宋监察御史 冷谦:协律郎,音乐家,明太祖时任典太师(见明史),孤揆公第八代 冷筠阳:廷叟之八代(此重庆冷先刚家谱提供)
【以上来源川渝家谱网上网下各处收集整理。】

冷湖来魁公:北宋公敕援直大夫,时辽金混武,与兄冷江,弟冷溪冷海星散,公独居侯封旧宅 冷建宁:公宋神宗时任光禄寺正卿,与湖公父子关系,冷湖之三子 冷谦启敬公:宋灭元兴之人,公明洪武初命典太师之官,名儒(见明史),及瑞州府高安县方誌,公致仕后隐居不知所处。地方典故公得罪上奇(皇帝),为奸妄之人所害隐居,或遭文字狱冒犯了上奇。湖公后人之八世,建宁公第七代 冷豸义懋公 乳名曦:公任谏臣御史 秉法不阿,称为冷面豸,冠解组荣隐。宋氏诰命淑人。冷建宁之八世……
【来源高安湖公后人老谱新谱整理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中华冷氏网 ( 京ICP备12025503号-8 )   

GMT+8, 2024-11-1 08:13 , Processed in 0.0836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Leng! X3.4

© 2015-2016 Leng.org.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