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冷氏宗亲网

查看: 1827|回复: 0

老人吃饭忘付钱 成都老板的反应暖哭了:将心比心,都会老

[复制链接]

771

主题

40

回帖

7358

积分

冷氏族人

积分
7358
发表于 2016-9-27 10: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人吃饭忘付钱餐馆理解感动全国”后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意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恰巧本版辑录的几则成都人物,便是有关孝老爱亲的小事与大爱。他们的身影,无不体现了孟子对其理想社会的描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面对一个吃完饭忘记付钱的健忘老人,冒菜店老板曾中玉微笑看着老人离开,面馆小哥决定“自己贴”,另一个面馆的老板娘示意店员不要收钱……近日,广东卫视一档真人秀节目中,这群成都人的反应传遍了这座城市,继而波及并感动了全国。
  9月26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再次回访这些好心人。但说起这件事,“当事人”的印象都有些模糊了。“真的只是件小事。”冷小平说。至于为何这样做?三人的答案不约而同——将心比心。
  回访
  冒菜店老板曾中山
  “成都对我父母来说,比较陌生,万一出门需要帮助,也希望有陌生人能够帮助他们。”
  9月26日下午3点,记者再次来到成都锦江区东升路的冒菜时代店。由于不是饭点,店里没有客人,老板曾中山正趴在桌子上休息。
  在视频中,招呼“健忘老人”坐下、帮老人点餐然后又微笑看着老人离开的男子,正是他的弟弟曾中玉。“这没什么,换成其他人,他们也会这样做,没必要报道我们。”记者的到来,让曾中山有些不知所措。
  兄弟俩是仁寿人,几年前来到成都做生意。“之前在建设路那边,我们一直是邻居,3年前,他们搬到这边来的。”刚好来店里“串门”的舒先生说。对于曾中玉未收健忘老人饭钱一事,他并不吃惊,“他们兄弟俩一直都这样的厚道。”
  舒先生回忆,今年年初,一位老爷爷带着孙女路过,老人说自己已经几天没吃饭,孙女还发着烧。当时,曾中山二话不说,不但没有收饭钱,还给了100元给老人,让他去买药,“后来,老人买完药,把剩余的钱还了回来。”
  听朋友说起这些事情,曾中山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像我自己,也有买了东西忘记给钱的时候,何况是老年人,可能他们遇到什么麻烦事,其他的我帮不了,这是举手之劳。”
  每次有老人来用餐,曾中山都会特别留意。“每个人都应该关爱老人嘛。”几年前,曾中山在成都买了房,将父母从老家接了过来。“成都对他们来说,也比较陌生,现在他们还算年轻,等老了,万一出门需要帮助,也希望有陌生人能够帮助他们。”
  回访
  面馆小哥冷小平
  “今后(我)老了也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也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将心比心嘛,这些都是应该的。”
  
  “别看他姓冷,但却是个实打实的热心肠。”9月26日,记者走进位于成都锦江区国学巷的胡记面馆,提起冷小平,老板胡娟赞不绝口。
  在日前广东卫视《你会怎么做》真人秀节目中,面对吃完面就打算离开,摸遍口袋只有5毛钱的老人,冷小平选择自己把钱垫上。
  27岁的冷小平是乐至人,在这家面馆工作3年多,类似这样助人为乐的事情,同事可以举出一堆。“一个妇女来问路,怀里抱个娃娃,去华西妇女儿童医院,他就直接骑电瓶车送过去;一个娃娃走丢了,他和老板发现后主动询问,帮忙打电话;在店里,他还常主动揽活,帮过手受伤的同事洗碗。”同事王火兵说。
  如果不是节目播出后媒体的上门采访,冷小平已经快忘记那个忘付钱的老人了。
  “真的是一件小事,他又不是故意不给钱,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我自己忘带钱了,或者今后老了也遇到这种情况,我肯定也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将心比心嘛,这些都是应该的。”冷小平说,自己学历不高,“但帮助别人、爱护老人,这是每个人应该做的。”
  回访
  面馆老板何梦祥
  “我们也是家里有老人的,都理解,哪能为了一碗面,为难老人家。”
  
  成都黉门后街一家勾魂面馆,“健忘老人”吃完饭离开,门口的店员随口问了一句“给钱了吗?”老人一边说着“给了”,一边径直往外走。店员回过头去,坐在里面的一位中年女士使了个眼色,“老年人嘛,算了算了。”就这样,未付款的老人离开了。
  这一幕,让不少人动容。视频中,使眼色的女士叫何梦祥,正是这家店的老板。何梦祥说,自己的父母也是70多岁了,“老年人,记性都不太好,我们也是家里有老人的,都理解,哪能为了一碗面,为难老人家。”
  店员查师傅在这家店工作了6年多,在他眼中,老板何梦祥常有这样的暖心之举。“一次一个婆婆从乐山来看病,就她一个人,驼着背,感觉挺可怜的,老板特地吩咐我们把面煮软点,并且主动不收钱,老人离开时,还拿了两三盒牛奶给她。”查师傅说。
  华西都市报记者吴冰清摄影杨涛
  立即评
  镜头之外的善更具穿越时间的力量
  □朱昌俊
  从冒菜店老板对健忘吃饭老人忘付钱的善意微笑,到龙泉大男孩照顾植物人父亲10年的孝举,一个是对他人的慷慨,一个是对父亲的应尽之孝,两者看似难以一同类比,但这背后其实蕴藏着一条有关于“善”的逻辑:对他人之善,与对家人之孝,其实从来就应该是一致的。
  经历了道德至上的年代,我们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走入了过犹不及的反面,仿佛一谈道德就显得要么是心灵鸡汤,要么是虚伪。但真正的道德与善,其实并不需要高蹈的“表演”,嵌入生活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一来自古人的智慧,其实恰恰是真谛所在。
  我们不能苛求每个老板面对健忘老人忘付钱时,都能微笑着说,我自己来贴,但以更多的宽容来对待社会弱势群体和他人的无心之过,却是一种必要的公民素养;我们不能奢望每个儿子都能守在久病父亲的床前,但对长辈表以应尽的孝道,却丝毫未有过时。因为只有这样的社会底线与平凡之善,得到维系、呵护与传承,我们才能谈及更多的公共之善。
  对于普通人而言,作出惊天动地感人之举的几率终究太少,而衡量一个社会“善”的氛围,也往往并非是看其涌现了多少好人榜样,而恰恰是要看它的公共生活之中,是否展现了一个宽容的、有同理心、同情心的人文环境。就这一点而言,电视镜头记录下的,或只是一个太小而更具仪式感的切面,那些蕴藏在更多公共生活细节中,镜头之外的被化为生活的善,或更能真切体现出一个社会的温度与常态,也更具有穿越时间的力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中华冷氏网 ( 京ICP备12025503号-8 )   

GMT+8, 2024-11-23 22:09 , Processed in 0.03242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Leng! X3.4

© 2015-2016 Leng.org.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