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村学习网

查看: 2793|回复: 0

陆军驻吉林某基地高级工程师冷雪冰大校

[复制链接]

769

主题

40

回帖

7140

积分

冷氏族人

积分
7140
发表于 2018-8-2 07:5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冷冻冰 于 2018-8-3 07:44 编辑

          2014 年 1 月,中央军委领导许其亮、张又侠先后视察驻吉某基地时,对矢志强军兴军、潜心钻研攻关的冷雪冰事迹给予肯定;2016 年7 月,陆军领导视察该基地时,对大力宣传新时代科技干部冷雪冰作出明确指示,并给予大力支持。冷雪冰坚守初心聚焦打仗,创新攻关成果斐然,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3 项,国家发明专利 2 项,9 项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被陆军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 1 次,入选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其所在单位因冷雪冰领军的创新团队成绩突出,荣立集体一等功。
     2016 年 7 月,习主席视察陆军时强调“坚持能打仗、打胜仗”。习主席的重要指示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冷雪冰及其团队的钻研攻关、备战打仗之路。他们用 攻 关 成 果 提 升 武 器 装 备 试 验 鉴 定 质量,缩短新质战斗力生成周期,为“能打胜仗”锻造了战之必胜的坚盾利剑。靶场上,他有一股“冲劲儿”  说起高级工程师冷雪冰,同事、战友们 对 他 的 拼 搏 精 神 感 佩 不 已 :“ 他 总 有‘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靶场就是战场,是军人就要敢于冲锋。”说的是冷雪冰的“冲劲儿”。一次,某型进口雷达进行靶场验收试验。验收如此大型设备一般需要 3 个月,而外国专家主持验收的时间只有 7 天。如果借助老外在场指导,既有助于日后设备使用维修,更重要的是能尽快形成战斗力,为“打赢”争取时间。如何在 7 天内既完成雷达静态指标检测,又完成动态性能指标考核?这道涉及数百项工作内容的难题摆在了冷雪冰他们面前。被称为“工作狂”的冷雪冰用坚定的眼神告诉团队成员:“小卒过河只进不退!”很快,他们拟定了“7 天工作安排表”,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奔赴靶场,赶在老外到之前完成所有 准 备 工 作 ;深 夜 时 分 ,老 外 已 沉 沉 入睡,留下的只有冷雪冰等三四个人,他们既要对全天录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类、比对、分析,又要安排明天的计划等等,大多已过凌晨 2 点。一天吃饭、睡觉的时间顶多 4 个小时,有时甚至“打个盹儿”就又上阵……当老外得知 5 种口径、293发炮弹的射击测试要在 3 天内完成,剩余4 天进行数据处理时,觉得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当任务如期完成后,老外无不惊叹 :“Chinese are crazy”“( 中 国 人 ,疯了”)。这些“疯子”将原本要近百天完成的雷达验收试验任务,赶在 7 天内全部完成 。 7 天 6 夜 ,冷 雪 冰“ 拼 ”肿 了 眼 睛 ,“拼”掉了 6 斤多体重,团队成员“经受了有生以来最‘漫长’的‘连续作战’。”“不搞出子丑寅卯,就算撞到南墙也不 回 头 。”说 的 是 冷 雪 冰 的“ 钻 劲 儿 ”。2004 年 12 月,零下 30 度的科尔沁草原寒风呼啸,作为国家重点试验项目的某型末制导炮弹进场试验,鉴定要求严,测试标准高。然而,试验过程中炮弹时 而 命中靶标时而脱靶,问题出在哪里 ? 炮 弹的 制 导 系 统 有 没 有 工 作 ? 制 导 精 度 够还是不够?生产厂家与研制方都十分困惑。这个令人费解的“烫手山芋”,激起了冷雪冰的极大热情。冷雪冰对炮弹飞行轨迹进行了数百次反复分析与研究,最终从雷达回波瀑布图中发现了症结所在。他立即将这一研究反馈给试验主持人,再与厂家集中“会诊”,终于找到炮弹脱靶是因为“鼻锥”没有及时抛射而遮蔽了制导系统所致。原因找到后,厂家及时做了改进,再进行试验鉴定,获“百发百中”好成绩,在场专家长出一口气,深为冷雪冰的钻研精神所叹服。他的这一研究成果被写入《某型末制导炮弹国产化鉴定总体试验技术报告》,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冷雪冰(中)与战友一起进行实验
试验室中,他有一股“韧劲儿”
“只要不言败,就没有攻不下的山头。”说的是冷雪冰的“韧劲儿”。2002年,在测量某型靶弹时,冷雪冰敏锐地发现速度曲线中有微小起伏。细心的他,对后续几次试验 速 度 曲 线 进 行 比 对 ,发现这几次试验都有类似现象,于是大胆设想:该现象由目标本身运动引起。没曾想,这一设想立即遭到反对,有的专家甚至给予坚决否定。对数据有着本能敏感的冷雪冰决心一探究竟。当时,他并不知道所面对的是雷达新兴研究领 域 里世界性难题——微多普勒效应。为了破解难题,他整日“泡”在试验场,守在电脑前,通过试验先后排除了系统干扰因素、雷达指标下降因素、测量精度变差因素、雷达故障因素,历时 2 年潜心研究,最终证明了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目标本身的运动引起的,即微多普勒现象,这一研究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成绩的取得并没有让冷雪冰停止研究的步伐,他像“燕子垒窝”一样,继续将研究工作向深度拓展、向广度延伸,逐个关卡冲锋、逐个难题破解,先后对 5000 余发炮弹的速度曲线逐一分析处理,并根据弹丸的射击诸元不同分门别类进行存储,对上万组数据进行比对,从上百次试验结果中验证,上千次修改模型、优化算法……终于在 10 年后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把关键技术由原来的 5 项拓展到 13 项,核心 算 法 由 原 来 的 10 种 增 加 到 32 种 。 他12 年磨一剑,在雷达测试领域取得重大突 破 ,《基 于 雷 达 目 标 特 征 的 弹 丸 姿 态测量方法研究》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履谦、毛二可评 价 :“ 这 一 研 究 解 决 了 用 普 通 雷 达 测量弹丸姿态参数的难题,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前不久,在某型穿甲弹实物竞标试验中,某厂家生产的穿甲炮弹发射后,多发炮弹中有一发未中靶。专家认为,此现象对射击精度虽有影响,但只是“毫发之差”,应在许可范围之内。“毫发之差”究竟“差”多少?能否影响到打击效果?冷雪冰根据平时学习掌握的资料,以及以往类似的试验经验,对“毫发”现象格外重视。经过对多发炮弹雷达数据分析,他认为脱靶源于炮弹的自身原因。此言一出,全场哗然,该生产厂家负责人更是冒出一头冷汗:参加此次竞标的有 3 个厂家,竞争非常激烈。倘若这一质疑成立,将对产品产生不良评价,该厂就可能退出竞标,数百万元试验经费打水漂不说,4000 余名员工的饭碗将大受影响。这时,有人给冷雪冰“递话”:既然专家已有结论,你又不是项目负责人,何必较真?恳求他“高抬贵手放一马”,甚而有“不忘恩泽”云云。事情明摆着,要么依专家定论顺水推舟,要么一查到底找到症结所在。了解冷雪冰“脾气”的人都清楚,他肯定选择后者。正当冷雪冰与团队成员深入调查时,该生产厂家突然以“毋庸置辩”的“理由”反驳冷雪冰的质疑。他们指出,试验现场没有找到任何炮弹残骸,也没观察到其他异常现象,更无可靠影像资料或视 频 信 息 佐 证 。 意 思 是 :既 然“ 死 无 对证”,焉何质疑?武器装备鉴定事关战争胜负和官兵生命,冷雪冰自然不会放过。他知道,空口争辩枉费口舌,雷达数据才是唯一论据。于是,冷雪冰开始搜寻数据进行论证。他从目标的形状大小以及飞行规律入手,分析雷达目标特性和信号变化规律,成功对卡瓣、弹芯和发射时产生的破片进行辨识,最终一锤定音:炮弹未命中目标的真正原因是弹芯发生断裂造成。冷雪冰对试验鉴定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得到专家赞许。撰写分析报告时,上级机关打来电话提醒冷雪冰“结论须严谨可靠”。冷雪冰同团队成员进行再研究再论证,结果,两次判读结论完全一致,他撰写的《某型穿甲弹试验中的雷达目标辨识》论文获基地科技学术论文二等奖。眼见冷雪冰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有人疑问:改革转型中部分科技干部因“转文职”而纠结、为走留而彷徨,冷雪冰哪来的这么一股用不完的劲儿?冷雪冰谦逊一笑说:“都讲‘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作为就是要奋发有为。”是的。冷雪冰是鼓足满满的心劲儿走进新时代的。这股劲,沉淀着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底色,诠释着一名科技干部爱党报国、矢志强军的责任担当。
    信息图片来源于冷庆君家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中华冷氏网 ( 京ICP备12025503号-8 )   

GMT+8, 2024-4-27 04:18 , Processed in 0.07013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Leng! X3.4

© 2015-2016 Leng.org.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