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冰 发表于 2015-12-25 16:44:56

冷天华是个热心人

                                                                                    陶云升 特约通讯员 曾仲文  在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进程中,米易县农村涌现出了不少能人,他们既能自身致富,又能依托村级党组织,以“支部+农户”的方式,带动周边群众走上共同发展之路。在丙谷镇雷窝村,就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冷天华。冷天华虽然姓冷,但他却是一个热心人。
  育苗 解决农户技术问题
  认识冷天华,是在丙谷镇雷窝村的一个工厂化育苗基地里。这个育苗基地是冷天华2010年时筹建的,占地50亩。
  冬天午后的育苗基地大棚里依然很热。遮阳网下,工人们正在嫁接茄子苗,送育苗盘、修剪、嫁接、送回育苗棚……所有的工序有条不紊。47岁的冷天华和20多个工人忙得不亦乐乎。
  谈及当初建设育苗基地,冷天华打开话匣子。
  冷天华从事农产品的收购和营销已有20年。他是米易绿怡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负责人,也是丙谷镇蔬菜收购领头人之一。在多年收菜的过程中,冷天华发现,蔬菜种植农户们特别担心蔬菜苗的问题。“蔬菜苗在生长初期易感染上各种病、存活率低。苗不好,就意味着农户们一年的辛苦将付之东流。”于是,冷天华筹建了育苗场,密切关注蔬菜苗的长势,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加入育苗,解决了当地农户因技术欠缺、气候变化等原因造成育苗困难的问题。
  现在,冷天华的育苗场每年为全县农户提供2000多万株优质的蔬菜苗。特别是2011年以来,成功引进蔬菜苗嫁接技术,攻破了当地农户因长时间种植而无法防治的土传病害。
  其中,嫁接茄子就是成功的典范。冷天华介绍,常规的茄子品种无法抵抗青枯黄萎病和根集线虫,并且产量较低,产品质量也不高。这就导致当地农户每年种植常规品种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的死苗和僵苗,一亩田产量只有3—5吨。通过嫁接技术后,死苗现象大大减少,产量增加到现在一亩10吨左右,产量翻了倍,每亩能帮助农户们增收2000—4000元。
  从2011年到2015年,冷天华的育苗场每年能按质按量向周边农户提供嫁接蔬菜苗,截至目前,已经累计向周边农户提供了近千万株优质嫁接蔬菜苗。
  此外,他育的苗还销往西昌、云南永仁、保山等地。
  招工 盘活农闲劳动力
  47岁的邓登恩是丙谷镇沙沟村二组的村民。从2010年开始,他就在冷天华的育苗场工作,负责人员和技术管理。
  经过6年的打磨,邓登恩已经从当初一个只会自己种点早春蔬菜的农民成长为一个“土专家”。营养土、砧木、温度、光照、湿度……邓登恩密切关注。
  “这个育苗棚从上到下一共六层,最外是大棚,最里面是三层遮阳网,在米易这就是最合适的了,可这种方法在西双版纳不得行。”邓登恩技术过硬,多次被云南蔬菜种植大户邀请去传授经验。
  看着大棚下忙碌的工人,邓登恩说:“今天一共有28人,大多数都是附近的村民。根据技术水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年轻的、手脚麻利的负责嫁接;年龄大的专职浇水和揭棚放风;介于二者之间的就端育苗盘。”
  邓登恩说:“工人们每天的工资是80元,上班时间就跟城里一样,八小时。”当被问及他每个月的收入时,邓登恩笑笑说:“工资高,不方便透露。”
  当天在育苗场上班的农民仅是最忙时节的三成。冷天华初步估算了一下,每年基地要拿出70多万元发给务工的农民。“到育苗场打工,离家不远,还能解决农闲时节没有收入这一状况,同时还能提高农户的蔬菜种植水平。”
  与收入相比,冷天华更看重的是群众精神面貌的变化。他说:“以前农闲时,村民们就围在一起打牌,有时因打牌还出现矛盾。现在都忙到挣钱,学技术,搞生产,哪个搞得赢去打牌哦。”
  目前,除了雷窝村外,附近的小河村、沙沟村、路发村不少的村民都在冷天华的育苗场、制冰厂打工。不少乡亲看到他忙个不停时都会说:“你一定要注意身体哦!”
  听到如此贴心的话,冷天华说:“在这里生,在这里长,只要能为老百姓增加收入,就值得去做。”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冷天华是个热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