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冰 发表于 2013-12-10 10:46:48

冷帮全的“治村经”

6年时间,他把一个贫困村带出了贫困;再用3年时间,他要把这个村带成富裕村——
11月6日,潼南县寿桥镇花铺村党支部进行换届选举,46岁的冷帮全又全票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这是他第二次连任村支书。
“我不会辜负乡亲们的期望,今后,我将把主要精力放到加快发展撑绿竹、养鱼等产业上。”他平静地发表着“治村演说”:“再用3年,我们村力争变成富裕村。”
脱贫先脱基础设施之“贫”
花铺村原是潼南县的贫困村,偏远、交通不便。2007年11月,村党支部换届,原在外做贩运生猪生意的党员冷帮全,被党员们选为村支书。
“乡亲们虽然信任我,可当我回到村里,看到路不通,产业脆弱,能不能改变贫穷的面貌,心里也没底。”他说,“但既然挑起了这副担子,就得有担当。”
他首先从改变交通等基础设施入手。村里原有的机耕道,坑洼不平,全是泥泞路。他与支部一班人商量后,决定先改变公路。
2008年上半年,他从上面争取来补助资金,进行村道的改造。得知第一段从村办公室到学堂湾5.2公里的村公路要改造时,个别村民不相信能把路修好,挡着不让施工人员取片石。他和其他的村干部一起,到现场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当上面改造公路的补助款未到时,他又和村干部一起,自筹了20多万元先垫上,使工程顺利进行。
当这5.2公里的水泥公路修好后,村民们信任他了,随后的修路就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几年下来,全村已改造、新修水泥公路13.2公里,泥结石公路20公里,全村7个村民组,组组通水泥公路,大的农家院都通了泥结石公路。
他带领乡亲们改善的第二项基础设施是水利。如今,全村的10多口山坪塘和石河堰,全都进行了改造;还把400多亩水田改造成了屯水田。
治贫先致产业发展之“富”
基础设施改善后,冷帮全利用村里的资源优势,带领乡亲们发展有市场的产业。400多亩的屯水田,既能给水稻田提供灌溉,又能栽种藕,养鱼。于是,他先引进两位农业投资业主进来,流转部分田,进行示范种藕养鱼,带动农民养鱼和种藕。如今,这些屯水田全都种起了藕,养起了鱼。
养鱼种藕让贫困户增收脱贫。一村民组的贫困户王永强,在冷帮全的帮助下,用自己的承包地和流转的地养起35亩的鱼。王永强差资金,他想法给予扶助。如今,王永强养鱼每年纯收入近十万元。去年,王永强家不仅脱贫,还修起了一幢200多平方米的小楼房。
除养鱼栽藕外,冷帮全发现村里的荒山坡地适宜撑绿竹的生长,便引进这一品种,先发动党员和低保户栽种,再推动全村农民种植。如今,全村已栽种了700多亩。
花铺村原有200多亩撂荒地,自从发展撑绿竹产业后,这些撂荒地都变成了宝,被利用起来,全栽上撑绿竹。
“2012年,我们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000多元,实现了整村脱贫。”冷帮全说。
像照顾父母一样照顾五保老人
11月5日,冷帮全又来到五保老人王秀兵家,照顾这位老人。躺在床上的老人见到他来,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老人经常生病,每次都是冷帮全把他送到医院看病,并经常为老人垫付医药费。
已经过世的五保老人郑世豪,半身瘫痪,他常上门关照。老人的生活不能自理时,他上门照料,还常为老人洗澡。有一次老人生了重病,他背着老人,走了10多里路,送到小渡医院救治。
村民们说,“冷支书就像照顾自己的父母一样,照顾着村里的五保老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冷帮全的“治村经”